的确,火焰喷射器在这次战争中给双方带来的伤亡远比不上机关枪和重炮,但在近乎肉搏的战壕战中,德国人的火焰喷射器无疑给在泥水中瑟瑟发抖的协约国士兵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巴黎和约对战败国德国的军力和装备做出了种种苛刻的限制,禁止德军拥有火焰喷射器。但从一九三三年开始,德国又恢复了对火焰喷射器的研制。次年,一战后德军第一种火焰喷射器——三五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 35〕开始装备部队。不同于一战时的笨重,三五型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单兵火焰喷射器,由于设计上延用了一战时的经验,使其全重“仅为”三十八公斤,储罐内混合装有11.8升十九号燃剂〔Flammoel Nr. 19〕和压缩氮气,喷射距离为二十五米至三十米。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可一次喷射完所有存油,也可进行十五次短点射,短点射时,燃剂限流阀和和衬管内的点火信管同时开闭,以控制燃剂喷射量。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一九四一年。
四一型火焰喷射器在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东线寒区的使用出现了问题,经常出现冷喷现象,因此,军工部门对其点火装置进行了修改,用火药信管取代了原来的氢打火信管。火药信管有十个火帽,在严寒条件下也能正常打火。这种该型被称作安装火药信管的四一型火焰喷射器〔Flammenwerfer41 mit Strahlpatrone〕,全重比四一型火焰喷射器轻了四公斤,仅为十八公斤,点射次数和射程同四一型火焰喷射器。该型火焰喷射器成为了德军喷火兵的标准装备,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四一型和火药信管改型合计生产了六万四千二百八十四具。